▌先說結果 四五天前(6/5),我做了一件事,把自己10年前被衛生局罰錢的糗事拍成影片,上架到 Threads。 說實話,我本來也沒抱太大期望,但結果讓我自己都嚇一跳: - 上集瀏覽:2萬+ - 下集瀏覽:近4萬 - 新增粉絲:80多位 從我平常300瀏覽到單支破萬,連我自己都在想:🤔其中的關鍵點是什麼? Threads上集🔗 Threads下集🔗 ▌我一直以來的「平凡」數據 講真的,我的短影片瀏覽量一直很穩定~穩定的普通😅: - 日常:300-400次 - 運氣好:500-600次 我一直專注在我的利基市場,也持續提供有價值的內容,甚至開始有些變現,但數字就是卡在這個範圍。 有時候我會想,我還需要做些什麼,才能讓更多人看到我的內容?但演算法是最誠實的老師,它會用數據告訴你觀眾到底想要什麼。 ▌我觀察到的問題 最近這幾個月,我一直在觀察其他做得好的帳號,看著看著就發現問題了。我突然意識到:我的內容雖然有價值,但好像缺少了什麼。缺什麼呢?「個人故事。」 我的內容很「正確」,也很「專業」,但就是缺少了~想繼續看下去的溫度。沒有個人化的內容,沒有情感張力,當然就少了那份人與人之間的連結。 💡於是我想到了那件10年前的糗事——被衛生局罰錢的經歷。雖然很丟臉,但對我的受眾來說,這個故事其實很有價值,因為它能讓人少繳學費。我心想:反正跟「錢」、「成本」相關的內容,通常都是流量密碼,不如就試試看。 ▌我實際怎麼做的 第一步:我先發文字版~我在 Threads 發了長文版本,心想先測試一下水溫。結果瀏覽量不到2000,反應還算普通,但我覺得還可以。 第二步:改成影片~兩天後,我花時間把長文製作成短影片。因為內容比較長,考量觀看時長,我分成上下集。 結果很有趣: - 我先發到 IG:反應平平,我還想說完了😝,是不是內容不夠好 - 後來發到 Threads:天啊,流量瞬間爆發,我手機一直震個不停 - 過了2-3天:IG 竟然也開始發酵,跑到2-3千瀏覽 ▌我對平台差異的新認知 這次經驗讓我重新認識 Threads。以前我總覺得 Threads 比較適合文字內容,短影片應該跑不好。但這次讓我學到:真的是「內容為王」啊!不管是什麼平台,再華麗的剪輯、再炫目的特效,都比不上一個能打動人心的真實故事。我以前太執著於「專業」了,反而忘了最重要的是「真感情」,特別是在你想建立「個人品牌」的過程。 ▌出圈後我遇到的狀況 Threads 爆了之後,帶來了一些我沒想到的連鎖反應: 1. 我 IG 的內容也開始活了:上下集都開始帶來漲粉,數據明顯比平常好 2. 舊內容重新被翻出來:我之前做的一些專業內容、還有那些 CTA 要送東西的文章,竟然在那兩天開始有人留言。 3. 我變得有點忙亂:因為之前,我沒設自動回覆,結果搞得我有些手忙腳亂 當然,出圈也有代價。開始出現一些酸民,會看到各種不同的聲音。一開始我還想要回應,後來我學著接納這件事,不是每個聲音都需要對話,也不是每個批評都需要反駁。 ▌我的感想 這次從300到3萬的經驗,讓我想通了一件事:人們關注你,不只是因為你知道什麼,更是因為你曾經經歷過什麼。那些我以前覺得丟臉、不想提的經歷,那些踩過的坑,反而是最珍貴的內容素材。 我現在明白了,真實的故事~永遠比完美的教學更有溫度、更吸粉。 觀眾有時候要的不是一個完美的專家,而是一個真實的人、一段真實的經歷。